第84章 84、聽八卦
關燈
小
中
大
第84章 84、聽八卦
看不完,看不完,路段太多了真的看不完——這是吳知眷在第一天最大的感想。
分成兩天進行勘路工作,一天下來起碼得看七個路段,加上一個路段得跑兩次,一天下來光是比賽的特殊路段都要跑一百多公裏,更別說中間還有聯系兩個賽段的聯絡賽段呢。
還不是以比賽那種極速,而是以勘路那種慢慢的速度來走,一天下來時間是真的不夠用。
墨西哥站和瑞典站比起來,瑞典站那就是小巫見大巫,那丁點賽段完全不值得一提。
也就是吳知眷以前沒跑過WRC,不然其他人得給她科普,瑞典是例外,墨西哥才是常態啊。
時間緊迫,一點都不耽擱,跑完一趟又一趟。
中午時分,車隊的人在附近的一個停車場裏停了一輛面包車,打開車尾廂裏面是好幾樣不同的可以冷食的料理。
其中一個是墨西哥這邊經典的墨西哥卷餅。
兩人拿了卷餅,又拿了旁邊的蘇打水,都不坐下來吃,直接拿著上了車,繼續接下來的路。
全部跑完估摸著都要天黑了,又不是跑完就結束,還得對著錄像再確認更改,時間又是要消耗一大波。
墨西哥站的特點就是“山連著山外山”,除了一些街景賽道之外,全都是山路,不停地爬山。
有點恐高的估計都跑不了這種賽道。
跑過一個賽段,在中途的聯絡賽段把車停了一下,吳眷抱著路書本站在懸崖邊,去看剛剛經過的那條路,又看看腳下的環境。
“這個高度是真的高,還好山上不至於沒有樹木。”
吳知聽懂了她的言下之意。
真的高,直接滾下去估計防滾架都撐不住,還好有樹可以緩沖一下。
“應該要還好我們不至於有高反,不然都不用跑了。”
“我們沒高反,但車有啊。”
吳眷的話戳中了吳知的心。
這車吧,雖然不是自己的賽車,可能租來給她勘路的也不是普通的車,今天實際上路會發現,本來上坡就缺乏動力,又因為高海拔缺的動力更多了。
墨西哥站的難點是真的多啊。
眼看著後面有其他的勘路車出現在眼前,連忙收拾收拾心情,繼續跑完下一段路。
正如所料,等今天的7條賽段結束,天色已經變得昏暗,吳知和吳眷對調位置,吳知今天也算是開了一天,腳都開始麻了,最後的路段吳眷開回去就行。
吳知則是看著吳眷做的路書回憶今天跑的路,一些地方再加幾筆修改修改。
跑回了酒店,解決掉今天的晚餐問題,就在一個更大的房間裏面和車隊眾人碰頭,吳知是根據今天跑下來的情況告知各部門負責人,吳眷則在一邊參考著意見來修改路書情況。
等到晚上的十一點,終於散了回去休息。
……比賽當周全部人的工作感覺更接近無休。
洗完澡,吹幹頭發,已經十二點了,倒在床上一夜無眠。
第二天一早醒來,又是重覆著第一天的工作。
第三天,3月12日,今天算是進入了正式比賽日了。
賽事直播同時被打開,吳知眷早上起床後來到屬於ZJ-SPORT的營地時,發現主持人早就已經上班,現在進入工作狀態,正在對著鏡頭介紹。
這麽一看,墨西哥比瑞典好的地方在於,清晨時分,天氣還不熱,比較涼快。總比在瑞典那會看到大早上支持人,穿成了一團好一點。
今天上午是shakedown路段,不計入總成績的試車路段,晚上會安排開幕式,並且比第一和第二賽段。
又一個和瑞典不同的地方,在瑞典那會,首日的上午和晚上兩個賽段都是不計入總成績了,來到這裏,晚上就進入了比賽狀態。
上午的shakedown路段發車時間是10點,依然是一組先發,二組後發。
發車順序是按照目前的總積分來排序。-
二組的其他三名車手的積分都比吳知眷可憐巴巴的8分要高,所以吳知眷這次又是在二組的最後發車,因為前面3個人是對應的號碼20,21,22,她也就按照順位拿到了23的號碼牌。
和3的緣分始終不能更改啊。
故而要到她發車,現在來看還有點早。
所以吳知眷也沒有離開得太遠,聽著主持人在介紹墨西哥。
墨西哥的特點講完,又講了一些因為墨西哥的特點導致的一些“趣事”。
車手們或許不覺得是“趣事”,畢竟這些樂趣都建立在他們倒黴之上,可以說都是車手們的辛酸史。
就去年來說,一個一組的車手在第二賽段就走大了沖出賽道悲慘退賽,一個撞到了石頭損壞了懸架,至於那些簡簡單單地遇到電氣故障啊,車胎爆掉啊,輪胎漏氣啊,電池故障啊,都不值得一提了。
然而縱觀整個墨西哥的歷史,更離譜的事情更多。
簡單級別的是:車手沒有走好路線,撞了山撞了石,要麽丟時要麽退賽。
普通級別的是:路段上不知道為什麽有一個比賽賽段的圍欄被關上了,領航員只能無奈下車開門。
高難級別的是:跑著跑著一群牛路過,還好沒撞死牛,不然就只能買下這頭可憐的牛給全部人加餐。
困惑級別的是:車手距離幾百米就能沖線奪冠,沒想到最後時刻車子飛了出去,把車隊的人嚇得全部抱頭攤手哀嚎。
名場景級別的話,得是這個:在2015年的時候,塔納克在過彎的時候失誤,賽車直接沖到湖裏面,他和領航員被迫下水游了個泳,車則是沈到了湖底,無奈這個賽段沒有成績,乖巧等團隊來把車拖回去。沒想到車隊還真把這臺泡水車給修好了,讓塔納克重新回到了比賽當中。這次事故當初被粉絲們說是近二十年來最大的一起事故。
這個“最大事故”紀錄直到今年的蒙特卡洛站被沖出賽道墜下懸崖那一起事故所打破。
可能有人想起來了,蒙特卡洛墜崖事故的倒黴蛋,還是塔納克。
塔納克真就WRC名場景貢獻者,能打敗自己的只有自己。
吳知和吳眷聽著主持人在介紹墨西哥那過於“光輝”的歷史,既覺得好笑,又覺得擔憂。
“咱們不會……”吳知的話還沒說完,吳眷一手就給她嘴巴給捂住了。
“閉嘴!別忘了我們之前吃過的虧!心裏知道就好了!”
什麽虧?烏鴉嘴!
吳知默默地閉上嘴,內心補完了那句話:咱們不會遇到這種事情吧。
不好說,不好說。
從這麽多的事故來看就已經可以猜到墨西哥站的難度到底有多大。
聽完八卦,時間差不多了,兩人靜悄悄地離開,去取車,並且開到發車的地點。
早上時分,天氣才二十多度,不到最高的溫度,對於吳知眷而言是個很舒適的溫度。
賽車服內部穿的是散熱的背心,外面再套上阻燃隔熱的賽車服,體感溫度還行,反正對於吳知眷來說總比瑞典好,她是真的不耐冷反而比較耐熱。
第一個shakedown賽段不長,5.51公裏,正宗的山路,但上山路,很曲折。
就算不是正賽路段,旁邊比賽道高出一截的山上,山崖上站了許多來看比賽的車迷,戴著墨西哥傳統的高頂草帽,可以說是傳統和實用融為一體了。
吳知眷只是看了兩眼,就沒再過多關註。
現在還沒輪到她們,所以在附近的賽道上簡單地跑了跑,暖暖胎。-
雖然這個砂石路和瑞典的雪地路一樣,暖胎的作用並不是很大,暖胎目的是讓輪胎溫度提高,從而提升抓地力,這種一般只能在鋪裝路,圍場內用處大,在野外用處就不太大。
不過都是慣例動作,不暖胎也得暖其他地方。
墨西哥站不像是瑞典,並沒有限定非要用什麽輪胎,車隊自主決定。
輪胎戰略一直都是賽車的重要一部分,不過因為如今信息化的透明度,車隊之間的選擇大差不差,做好了彼此的成績不會有太大的差別,但做差了,自己鐵定被甩開一大截。
考慮到墨西哥的路,23號賽車選用的是兩條硬胎和兩條軟胎,先來看看跑完之後的損耗如何,再確定正式比賽的時候帶什麽胎。-
暖完車,又等了一會,終於輪到二組。
二組人少,都不需要等太久,就等來了她發車。
山路彎道多,一上來發車沒幾十米就是一個右二的回頭彎,彎道還沒過完,接連著是左四的大彎。
一個彎接著一個,旁邊就是懸崖,彎道如果沒切好,說不定下一秒就是撞石頭或者飛下去。
墨西哥站第一個下馬威就這樣來了。
吳知開得很冷靜,甚至可以說是開得很舒服。
土路一般來說路面上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石子,可23號賽車走過的事情,路面環境特別好。
想也是,前面可是有12輛車給她幹了清掃工作,完美把路掃幹凈了,墨西哥站又幹旱路面堅硬,很難會因為車子重覆路過而讓路面出現凹進去的車痕,後車不但沒受到前車的影響,還得到了他們的“恩惠”。
最大的“恩惠”莫過於路上出現的一道道前車留下來的剎車痕。
不同車輛走過的剎車痕在路面上簡直比夜裏的燈還顯眼,給吳知指了一條十分好的明路,看著路上的不同的車痕,腦裏面很快出現了該如何選擇自己的剎車路徑。
這裏的路是確實窄,容錯率也低。吳知卻很快從這種仿佛的轉彎和搖擺中找到了自己的節奏。
能走的走,不能走的漂,連貫又快速,特別流暢地沖到了終點。
3:59.7。
5.5公裏的上山路在4分鐘之內跑完,直接領跑二組,不錯的成績。
距離第一組的第一名相差不到10秒,甚至還超了一個一組的選手,不錯的開始。
只是看來吳知在好一些粉絲口中封為“短賽道的神”這種奇奇怪怪的稱號,一時間是沒法給澄清了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看不完,看不完,路段太多了真的看不完——這是吳知眷在第一天最大的感想。
分成兩天進行勘路工作,一天下來起碼得看七個路段,加上一個路段得跑兩次,一天下來光是比賽的特殊路段都要跑一百多公裏,更別說中間還有聯系兩個賽段的聯絡賽段呢。
還不是以比賽那種極速,而是以勘路那種慢慢的速度來走,一天下來時間是真的不夠用。
墨西哥站和瑞典站比起來,瑞典站那就是小巫見大巫,那丁點賽段完全不值得一提。
也就是吳知眷以前沒跑過WRC,不然其他人得給她科普,瑞典是例外,墨西哥才是常態啊。
時間緊迫,一點都不耽擱,跑完一趟又一趟。
中午時分,車隊的人在附近的一個停車場裏停了一輛面包車,打開車尾廂裏面是好幾樣不同的可以冷食的料理。
其中一個是墨西哥這邊經典的墨西哥卷餅。
兩人拿了卷餅,又拿了旁邊的蘇打水,都不坐下來吃,直接拿著上了車,繼續接下來的路。
全部跑完估摸著都要天黑了,又不是跑完就結束,還得對著錄像再確認更改,時間又是要消耗一大波。
墨西哥站的特點就是“山連著山外山”,除了一些街景賽道之外,全都是山路,不停地爬山。
有點恐高的估計都跑不了這種賽道。
跑過一個賽段,在中途的聯絡賽段把車停了一下,吳眷抱著路書本站在懸崖邊,去看剛剛經過的那條路,又看看腳下的環境。
“這個高度是真的高,還好山上不至於沒有樹木。”
吳知聽懂了她的言下之意。
真的高,直接滾下去估計防滾架都撐不住,還好有樹可以緩沖一下。
“應該要還好我們不至於有高反,不然都不用跑了。”
“我們沒高反,但車有啊。”
吳眷的話戳中了吳知的心。
這車吧,雖然不是自己的賽車,可能租來給她勘路的也不是普通的車,今天實際上路會發現,本來上坡就缺乏動力,又因為高海拔缺的動力更多了。
墨西哥站的難點是真的多啊。
眼看著後面有其他的勘路車出現在眼前,連忙收拾收拾心情,繼續跑完下一段路。
正如所料,等今天的7條賽段結束,天色已經變得昏暗,吳知和吳眷對調位置,吳知今天也算是開了一天,腳都開始麻了,最後的路段吳眷開回去就行。
吳知則是看著吳眷做的路書回憶今天跑的路,一些地方再加幾筆修改修改。
跑回了酒店,解決掉今天的晚餐問題,就在一個更大的房間裏面和車隊眾人碰頭,吳知是根據今天跑下來的情況告知各部門負責人,吳眷則在一邊參考著意見來修改路書情況。
等到晚上的十一點,終於散了回去休息。
……比賽當周全部人的工作感覺更接近無休。
洗完澡,吹幹頭發,已經十二點了,倒在床上一夜無眠。
第二天一早醒來,又是重覆著第一天的工作。
第三天,3月12日,今天算是進入了正式比賽日了。
賽事直播同時被打開,吳知眷早上起床後來到屬於ZJ-SPORT的營地時,發現主持人早就已經上班,現在進入工作狀態,正在對著鏡頭介紹。
這麽一看,墨西哥比瑞典好的地方在於,清晨時分,天氣還不熱,比較涼快。總比在瑞典那會看到大早上支持人,穿成了一團好一點。
今天上午是shakedown路段,不計入總成績的試車路段,晚上會安排開幕式,並且比第一和第二賽段。
又一個和瑞典不同的地方,在瑞典那會,首日的上午和晚上兩個賽段都是不計入總成績了,來到這裏,晚上就進入了比賽狀態。
上午的shakedown路段發車時間是10點,依然是一組先發,二組後發。
發車順序是按照目前的總積分來排序。-
二組的其他三名車手的積分都比吳知眷可憐巴巴的8分要高,所以吳知眷這次又是在二組的最後發車,因為前面3個人是對應的號碼20,21,22,她也就按照順位拿到了23的號碼牌。
和3的緣分始終不能更改啊。
故而要到她發車,現在來看還有點早。
所以吳知眷也沒有離開得太遠,聽著主持人在介紹墨西哥。
墨西哥的特點講完,又講了一些因為墨西哥的特點導致的一些“趣事”。
車手們或許不覺得是“趣事”,畢竟這些樂趣都建立在他們倒黴之上,可以說都是車手們的辛酸史。
就去年來說,一個一組的車手在第二賽段就走大了沖出賽道悲慘退賽,一個撞到了石頭損壞了懸架,至於那些簡簡單單地遇到電氣故障啊,車胎爆掉啊,輪胎漏氣啊,電池故障啊,都不值得一提了。
然而縱觀整個墨西哥的歷史,更離譜的事情更多。
簡單級別的是:車手沒有走好路線,撞了山撞了石,要麽丟時要麽退賽。
普通級別的是:路段上不知道為什麽有一個比賽賽段的圍欄被關上了,領航員只能無奈下車開門。
高難級別的是:跑著跑著一群牛路過,還好沒撞死牛,不然就只能買下這頭可憐的牛給全部人加餐。
困惑級別的是:車手距離幾百米就能沖線奪冠,沒想到最後時刻車子飛了出去,把車隊的人嚇得全部抱頭攤手哀嚎。
名場景級別的話,得是這個:在2015年的時候,塔納克在過彎的時候失誤,賽車直接沖到湖裏面,他和領航員被迫下水游了個泳,車則是沈到了湖底,無奈這個賽段沒有成績,乖巧等團隊來把車拖回去。沒想到車隊還真把這臺泡水車給修好了,讓塔納克重新回到了比賽當中。這次事故當初被粉絲們說是近二十年來最大的一起事故。
這個“最大事故”紀錄直到今年的蒙特卡洛站被沖出賽道墜下懸崖那一起事故所打破。
可能有人想起來了,蒙特卡洛墜崖事故的倒黴蛋,還是塔納克。
塔納克真就WRC名場景貢獻者,能打敗自己的只有自己。
吳知和吳眷聽著主持人在介紹墨西哥那過於“光輝”的歷史,既覺得好笑,又覺得擔憂。
“咱們不會……”吳知的話還沒說完,吳眷一手就給她嘴巴給捂住了。
“閉嘴!別忘了我們之前吃過的虧!心裏知道就好了!”
什麽虧?烏鴉嘴!
吳知默默地閉上嘴,內心補完了那句話:咱們不會遇到這種事情吧。
不好說,不好說。
從這麽多的事故來看就已經可以猜到墨西哥站的難度到底有多大。
聽完八卦,時間差不多了,兩人靜悄悄地離開,去取車,並且開到發車的地點。
早上時分,天氣才二十多度,不到最高的溫度,對於吳知眷而言是個很舒適的溫度。
賽車服內部穿的是散熱的背心,外面再套上阻燃隔熱的賽車服,體感溫度還行,反正對於吳知眷來說總比瑞典好,她是真的不耐冷反而比較耐熱。
第一個shakedown賽段不長,5.51公裏,正宗的山路,但上山路,很曲折。
就算不是正賽路段,旁邊比賽道高出一截的山上,山崖上站了許多來看比賽的車迷,戴著墨西哥傳統的高頂草帽,可以說是傳統和實用融為一體了。
吳知眷只是看了兩眼,就沒再過多關註。
現在還沒輪到她們,所以在附近的賽道上簡單地跑了跑,暖暖胎。-
雖然這個砂石路和瑞典的雪地路一樣,暖胎的作用並不是很大,暖胎目的是讓輪胎溫度提高,從而提升抓地力,這種一般只能在鋪裝路,圍場內用處大,在野外用處就不太大。
不過都是慣例動作,不暖胎也得暖其他地方。
墨西哥站不像是瑞典,並沒有限定非要用什麽輪胎,車隊自主決定。
輪胎戰略一直都是賽車的重要一部分,不過因為如今信息化的透明度,車隊之間的選擇大差不差,做好了彼此的成績不會有太大的差別,但做差了,自己鐵定被甩開一大截。
考慮到墨西哥的路,23號賽車選用的是兩條硬胎和兩條軟胎,先來看看跑完之後的損耗如何,再確定正式比賽的時候帶什麽胎。-
暖完車,又等了一會,終於輪到二組。
二組人少,都不需要等太久,就等來了她發車。
山路彎道多,一上來發車沒幾十米就是一個右二的回頭彎,彎道還沒過完,接連著是左四的大彎。
一個彎接著一個,旁邊就是懸崖,彎道如果沒切好,說不定下一秒就是撞石頭或者飛下去。
墨西哥站第一個下馬威就這樣來了。
吳知開得很冷靜,甚至可以說是開得很舒服。
土路一般來說路面上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石子,可23號賽車走過的事情,路面環境特別好。
想也是,前面可是有12輛車給她幹了清掃工作,完美把路掃幹凈了,墨西哥站又幹旱路面堅硬,很難會因為車子重覆路過而讓路面出現凹進去的車痕,後車不但沒受到前車的影響,還得到了他們的“恩惠”。
最大的“恩惠”莫過於路上出現的一道道前車留下來的剎車痕。
不同車輛走過的剎車痕在路面上簡直比夜裏的燈還顯眼,給吳知指了一條十分好的明路,看著路上的不同的車痕,腦裏面很快出現了該如何選擇自己的剎車路徑。
這裏的路是確實窄,容錯率也低。吳知卻很快從這種仿佛的轉彎和搖擺中找到了自己的節奏。
能走的走,不能走的漂,連貫又快速,特別流暢地沖到了終點。
3:59.7。
5.5公裏的上山路在4分鐘之內跑完,直接領跑二組,不錯的成績。
距離第一組的第一名相差不到10秒,甚至還超了一個一組的選手,不錯的開始。
只是看來吳知在好一些粉絲口中封為“短賽道的神”這種奇奇怪怪的稱號,一時間是沒法給澄清了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